近几年来国米和罗马似乎成了一对火药桶,撞上了大多要火星四溅,涌出许多精彩进球来。就连当年沉闷的库珀面对沉稳的卡佩罗都免不了一番刺刀见红,何况这回是两个攻势足球的信徒曼奇尼遇上了德尔内里?一个正费尽心思要结束4轮联赛3个平局的尴尬,另一个则憋足了劲要带领罗马哀兵们印证“换帅如换刀”的可能。在4日凌晨的奥林匹克,90分钟的轰轰烈烈过后,定格的是3-3的比分,留下的是一场愉悦眼球的经典,而各自收获的却只有一个可怜的联赛积分。 首发时双方不约而同的摆出了一个进攻三叉戟,这反映了二位教练的个性。雷科巴+马丁斯+阿德里亚诺的组合此前只在国际米兰比分落后需要大举进攻时当作孤注一掷的偏方来使,从未当作常规武器。在罗马的客场一下子就扔出这样的险棋需要勇气,也近乎是在赌博。罗马虽然也是托蒂+卡萨诺+蒙特拉的进攻三人组,但远比国米的雷-马-阿三个射手要合理有效。在进攻上,真正始终顶在锋线的只有蒙特拉一人,托蒂和卡萨诺活动范围极大,左右迂回,不断和中场的曼齐尼德罗西等人寻求配合。而且作风硬朗的托蒂能积极回防,再加上两个防守出色的中场德罗西和佩罗塔以及十分能跑的小曼齐尼,罗马的整体攻防比国米更加平衡。反观国米,三个前锋基本上都不回防。中场的贝隆在阻截时总显得笨手笨脚,斯坦科维奇攻上去后经常不能及时退守,真正在认真防守的只有一个能力有限的坎比亚索。 为了对付罗马轻灵飘忽的进攻组合,曼齐尼弃用了笨重的马特拉奇,但科尔多巴-布尔迪索的组合还是难叫人放心。哥伦比亚人还是老样子,上蹦下跳左扑右追够猛也够狠,看上去积极活跃,但在中后卫最重要的身材、位置感两项上都存在明显不足。第一个丢球时的漏顶,第三个丢球时的失位,都是无法推卸的责任。而作为新人的布尔迪索很难被要求更多。罗马的攻势右路多于左路,泽马利亚相对轻松,但在左路还是不大习惯的队长在与小曼齐尼的对抗中却遇到了很大困难。而萨内蒂仍要像扎克时代那样的被迫左移,就等于说明了夏天法瓦利的引进没有取得成功。 三叉戟加三个中前卫,过于密集在中路的国米进攻大多推进到罗马禁区前一带就在低效率的传递倒脚中被瓦解,中场阻截的不力以及左路防守的漏洞使得对方趁势发起的快速反击总是充满威胁。这些终于导致第8分钟蒙特拉就早早进球。先是中间的托蒂找到了空当,急忙扑上补位的萨内蒂漏掉了身后的小曼齐尼,后者的传中越过了低海拔的国米中卫找到了后点的蒙特拉。这个失球客观反映了双方的场上形势,是对国际米兰所暴露问题的必然惩罚。 比赛的第二个转折发生在44分钟。德罗西铲伤了马丁斯,无意中却解放了本被困在替补席上的戴维斯。于是不合理的三叉戟解散了,戴维斯在左,坎比亚索断后,贝隆组织,德扬向前的四人中场临时搭就。此前吃紧的左路大大得以改善,小曼齐尼开始步履艰难。不仅是防守,不仅是左路,整个中场攻防都被戴维斯充满战斗激情的大范围飞奔彻底激活。戴维斯带来的甚至还有运气,很快雷科巴的传中被灵光乍现的坎比亚索用略秃的脑袋顶个正着。半场过后双方又回到同一条线上起跑。 国米的好运下半场还在继续,一次有预谋的角球配合得到了意外收获。再接下来就是德扬的直线球引爆了典型的雷科巴GOAL。虽然有一个进球一个助攻,但纵观整场比赛,雷科巴的发挥缺乏持续性,沉寂远比闪光的时候要多。更靠近对方球门的前锋位置应该比前腰更适合他的发挥。 但是短短的3分钟后托蒂用一记任意球世界波告诉我们高潮又来了,故事还没有完结。托尔多已不是四年前的圣托尔多,何况这是属于罗马城王子的天才瞬间,对此只能算是不可阻挡的天灾人祸。然而一场精彩跌宕的戏剧并不甘就这样结尾。戴维斯上场之后运动战中国米已不漏破绽,可偏偏还有一个定位球注定要伤人。希腊高人德拉斯的海拔起了作用,国米的两个中卫都扑了过去,结果布尔迪索争顶失败,科尔多巴倒在地上,正次守在后点的刺客换作了德罗西,面对这样猝不及防的近身一击,无能为力的托尔多再次遇害。 联赛已经到第六轮了,离榜首却是渐行渐远。在坚持攻势足球的同时如何解决后防顽疾,对于曼齐尼而言已经是迫在眉睫。法瓦利、米哈的转会已经基本宣告失败,布尔迪索虽然没有让人失望,但在他、马特拉奇和科尔多巴之间无论怎么三选二都不能叫人满意。还有一直存在的左后卫漏洞,曼齐尼在后卫线上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窘。而中场则要宽裕的多,一会范德梅德,一会埃姆雷,一会又坎比亚索,曼齐尼在发挥自己创意的同时也在折磨着球员们的默契。当然变革总是要付出代价。好在戴维斯上场之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都是令人欣喜的,有戴维斯和坎比亚索坐镇的中场更具控制力,扎内蒂的复出则提供了更多选择。曼齐尼要做的,应是尽快确定一个套路一种思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轮换和更新。 从3比1到3比3,从胜利在望的大丰收到最终的无果而终郁闷而归。煮熟的鸭子为什么会飞了?那是因为你的厨艺还未到火候,你以为到手的鸭子其实并没有熟透,你还没来得及完全吞下,就被复活的鸭子反咬了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