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盎格鲁-萨克森人的后裔们用自己的坚船利炮征服了世界的同时,也把足球这项运动带到了世界各地。如果说武力的征服遍布世界各地的说法极为夸张的话,那足球的影响力之大恐怕就是当初这些英国佬所无法想象到的了。 在南欧亚平宁半岛立国的意大利王国,此时刚刚统一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此时的足球运动已经在港口以及工业发达的城市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大多数意大利人还是对这项英国佬带来的运动持拒绝接受的态度。1898年的3月15日这天,意大利足球联合会宣告成立,并在当年的5月8日在都灵举行了第一届全国性质的足球比赛。这次比赛的组织计划在今天看来完全是小儿科般的玩意,没有过多的宣传,赛制不合理等问题相当的突出,但是完事开头难,正是在这种极不正规的情况下,热那亚经过1天两场的激战获得了第一次官方组织的全国性比赛的冠军。 1899年的12月16日(目前的普遍看法),AC米兰俱乐部在米兰成立。AC米兰俱乐部是由英国人爱德华兹和另外两名英国同伴发起创建的,这其中同样是英国人的基尔平也出力不小,当时这个组织的全名为米兰板球和足球俱乐部,爱德华兹成为了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一任主席。在这个球会里出现最多的是在意大利生活的英国足球运动员以及生活于米兰上流社会的意大利本地人。这些人把米兰板球和足球俱乐部当作证明自己身份的象征,不过整个球会的主导权始终握在英国人手中。 AC米兰队在成立后的第二年就获得了全国锦标赛的冠军,此后又在1906和1907年中连续获得了全国锦标赛的冠军头衔,大有取代热那亚成为意大利足坛霸主之势。但在1908年的全国锦标赛中,AC米兰和热那亚、都灵由于使用外籍球员而被禁止参加该年度的意大利全国足球锦标赛。这个规定的出台在今天来看简直让人笑掉大牙,不过结合当时的意大利政治、经济的环境形势分析,这个规定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20世纪初,意大利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又大大改变了。国内经济明显好转:廉价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对外贸易在1901至1910年间增加了70%之多,政府财政收支开始出现平衡,在19世纪70年代农业危机打击下大批背井离乡的意侨寄回的外汇弥补了国际收支的赤字,意大利里拉的国际信誉得到提高,但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内市场狭小和原料有限性的矛盾,经济上的侵略性由隐性而明朗化。在国际上,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国加紧了激烈的争夺。在欧洲大陆上,崇拜武力的俾斯麦主义深深地“启示”着意大利。相似的统一史,使不少意大利人迷信起俾斯麦“铁与血”的信条,“超国家与超人”“种族理论”“亚利安主义”等在意大利也找到了一定的市场。于是新的国家主义即反动的“民族主义”抬头。有人曲解马志尼的“第三罗马”和焦贝蒂的“意大利的首要地位”的说法,为他们的要拥有为全欧所敬畏殖民地的帝国的虚幻辨护。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民族主义完全失去了它的科学涵义,民族利己主义、扩张主义、沙文主义以各种面目在意大利泛滥。(以上引自Gioia Zhang《意大利20世纪的历史》)在英国人韦尔斯编著的《世界史纲》一书中有如下记载,“意大利也染上了帝国主义热病。……到了1911年,它再次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兼并了的黎波里。意大利的帝国主义者告戒国人,要忘记马齐尼而记住尤利乌斯.凯撒,难道他们不是罗马帝国的后继者吗?”意大利的这种帝国主义正是深深的烙上了民族主义的印记。 正是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让AC米兰球会内部英国人和意大利人的矛盾日益尖锐,球队内部英国人始终在排挤意大利人和瑞士人(笔者估计应该是操意大利语的瑞士人)。当艺术家乔吉奥.穆吉亚吉向AC米兰球会高层建议引进(当时没有转会一说)外籍球员而被拒绝后,率领对AC米兰球会各种规章制度不满的球员以及相关各个方面的人士在1908年3月9日这一天,于奥雷菲奇的洛奥洛吉奥饭馆集会,创建了另一支伟大的球队——国际米兰。从新俱乐部的名字中人们可以看出双方分道扬镳的原因。意大利《米兰日报》的国际米兰专家蒙蒂说“他们选择的新新衣的颜色反映了他们浪漫主义倾向,黑色代表黑夜,而蓝色代表大海。” 吉奥瓦尼.帕拉米西奥蒂成为俱乐部第一任主席。 穆吉亚吉引进外籍球员进入AC米兰足球队的建议遭到拒绝,虽然直接促成了国际米兰的诞生,但笔者不得不说的一点是,这个事件只不过是整个AC米兰俱乐部内部意大利人和英国人矛盾的一个累积,因这一突发事件终于表面化。由于1908年的意大利全国锦标赛上,AC米兰和热那亚、都灵一道由于使用外籍球员而遭到了禁止参赛的处罚,此时对于这一不合常理的规定,AC米兰和热那亚、都灵这三家在当时意大利足坛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球队都在不停的争取取消这一规定,同样为了避免和意大利足球联合会发生冲突,俱乐部肯定不会再引进外籍球员以刺激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们。作为艺术家以及在当时球会内部有一定影响力的穆吉亚吉(穆吉亚吉牵头创建国际米兰说明其有相当的组织能力)不可能不清楚当时的形势,也肯定知道他的建议不会被球会通过,不过这件事情却给这些对AC米兰球会内部英国人的“霸权”不满的意大利人一个对抗的冠冕堂皇的借口。换个角度看,按照当时意大利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AC米兰俱乐部内部的情况,分道扬镳是对双方来说最好的选择。因此意大利人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由自己意见占主导地位的球会。 从这一点上来看,国际米兰的最初成立者确实是一批狂热的民族主义份子,说是右派比较合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国际米兰俱乐部在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兼容并蓄的管理作风,敢于引进外籍球员在实践上看来又是明显的左派风格,而事实也证明从一开始国际米兰的管理方式就属于一种左派的风格,从当时球队的组成情况上来看,瑞士籍球员占了球队的半数以上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问题。 两支米兰军团之间的第一次对抗或许是世界足球“德比战”中最独特的,它既不是在球队所在城市也不是在球队所在国家举行的,而是在米兰城以北50公里的瑞士边陲小镇齐亚索进行的。蒙蒂承认说:“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如果连见多识广的蒙蒂都不知道为什么的话,恐怕就真的没人知道原因了。这场比赛被当时的媒体称为“齐亚索杯”,并最终以米兰足球和板球俱乐部2-1取胜而告终。这个问题就笔者的推测与国际米兰队中大多数的瑞士籍球员应该有不小的关系。这次对抗也是国际米兰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一场比赛。 1909年,国际米兰第一次参加了意大利全国足球锦标赛,和同在米兰城的米兰人俱乐部(U.S.Milanese)还有AC米兰队分在了一个小组,也就是第二小组的伦巴底大区组,在1月10日2-3输给了AC米兰,加曼(Gaman)和舒勒(Schuler)二人各进一球(对于加曼,查找archivio.inter.it始终没有找到相对应的人,笔者怀疑这个是Gama的误写);在1月24日的比赛中,国际米兰又以0-2输给了米兰人,二战皆墨小组垫底被淘汰出局。 同一年,国际米兰的高层也发生了变动,埃托雷.斯特劳斯接替吉奥瓦尼.帕拉米西奥蒂成为了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二任主席。 附1909年国际米兰队阵容 卡洛.科基(Carlo.Cocchi),1889年8月7日出生于米兰,场上位置为门将或者中场。 恩里科.杜.切内(Enrico.Du.Chene),1888年2月8日出生于布雷西亚,场上位置为中场。 维吉利奥.福萨蒂(Virgilio.Fussati I),1889年9月12日出生于米兰,是球队历史上的第一任主教练,同时在场上出任中场。 
巴西人阿基莱.加马(Achille.Gama),1892年1月8日出生于帕拉(Para’),在场上的位置是前锋。 
瑞士人卡洛.阿尔弗雷多.霍普夫(Carlo.Alfred.Hopf),1887年1月28日出生于巴西莱阿(Basilea),场上位置为中场。 凯普勒(Kaeppler),意大利球员,场上位置为后卫,具体资料已不可考。 瑞士人韦尔内尔.库梅尔(Werner.Kummer),1886年6月20日出生于祖什韦尔(Zuchwill),场上位置为中场。 瑞士人赫恩斯特.哈维尔.马克特尔(Hernst.Xavier.Marktl),1887年6月23日出生于埃斯特兰根(Estrangen),在场上的位置是后卫。 
马里奥.莫雷蒂(Mario.Moretti),1889年5月7日出生于米兰,在场上的位置是后卫。 
瑞士人尼埃德曼(Niedermann),在场上的位置是后卫,具体资料已不可考。 瑞士人乌戈.里埃特曼(Ugo.Rietmann),1886年8月26日出生于卡皮诺(Carpino),在场上的位置为中场。 
瑞士人舒勒(Schuler),在场上的位置是前锋,具体资料已不可考。舒勒甚至不是他的姓氏,只是一个昵称。 
瑞士人阿纳尔多.沃埃尔凯尔(Arnaldo.Woelkel),1892年7月6日出生于威尼费尔登(Wenifelden),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