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俱乐部的商务运营对于俱乐部的发展是特别重要,可以保证俱乐部的顺利发展。而且商务运营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到了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的策略。本文将就俱乐部商务运营进行系统论述,从而得以分析出国际米兰的商业运营和俱乐部转会策略的关系。 关键词:运营收入 运营支出 个人商业价值 转会策略 (一)运营收入 关于运营收入,通常俱乐部在这个方面有如下几个方面: 1.球票收入。这个方面主要包含季票和单场比赛的零票,后者也是针对季票给出的概念。季票根据官方每个赛季前给出的统计资料,在这个环节上,每个赛季俱乐部能够卖出50000套以上的季票,由于球场位置的不同,球票价格肯定不一样,按照平均值每套季票500欧元的价格来计算,每个赛季俱乐部在套票收入上为2500万欧元以上。零票也就是散票,卖给没有购买套票但在单个场次到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以及客队球迷。零票在价格上要高于套票,平均在40欧元/张,俱乐部一场比赛能卖出的零票在10000张左右,那么每赛季这块的收入就在1000万欧元左右。以上两个方面针对的都是联赛而言。欧洲赛事的门票俱乐部都是另外出售的,按照平均一个赛季国际米兰参加7场欧洲赛事看,俱乐部在这项上的收入在2500万欧元左右。意大利杯由于受关注度不大,意大利本土球迷对于其兴趣不大,那么票价自然设定的比较低,按照没赛季国际米兰平均参加4场比赛看,在意大利杯中俱乐部的门票收入在400-500万欧元之间。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米兰每个赛季在门票上的收入在6500万欧元左右。 2.电视转播合同。这个一直是俱乐部运营收入的大头,国际米兰的电视合作伙伴是SKY电视台,每个赛季支付给国际米兰的电视转播合同在7000万欧元左右,这一收入是俱乐部的净收益。在网络转播这方面,始终没有确切的消息,但国际米兰接受的Mediaset集团所提供的合同应该价值不菲。按照目前这个态势,国际米兰单赛季电视转播合同的收益在9000万欧元上下。 3。纪念商品的销售收入。纪念商品是俱乐部卖给球迷从而从球迷身上获得收益的主要途径,一个运营成熟的俱乐部在纪念商品的开发方面的优势是相当大的,但随着各个俱乐部开始重视这个方面,目前差距已经不大,只要俱乐部有雄厚的商业支持,那么一般各种商品都会被加上俱乐部的标志出售。但意大利的情况比较特殊,其假货不比中国少到哪去,这就造成了不少球迷宁愿买赝品也不愿意到俱乐部专卖店买真品的习惯,尤其面对在纪念商品中占重要地位的球衣,75欧元一件的售价不是谁都可以承受得了的。因此可以看出,每个赛季国际米兰俱乐部在纪念商品的销售方面收益不可能太高,1500万欧元在笔者看来已经是个极限了。从另一个角度看,俱乐部的技术赞助商耐克始终不是战略合作伙伴而只是技术赞助者就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不少的问题。 4.转会收入。这方面的收入是完全无法确定的,但由于目前整体看世界足球处于一个经济大萧条时期,好多球员都被迫折价销售,国际米兰在这个方面的收益不可能过多。 5.奖金。这个主要来源于联赛、欧洲赛事以及意大利杯赛。意甲每个赛季都有一个年终排名奖金,联赛冠军不过区区150万欧元而已,依次类推,这个奖金不会高。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参赛俱乐部可以获得400万欧元,胜一场可获得325000欧元,打平获得170000欧元,进入淘汰赛8强后还会获得阶段奖金,本赛季国际米兰被淘汰出4强大致可以获得400万欧元左右的奖金以及1000万左右的电视转播合同。意大利杯赛奖金个方面少得可怜,可以忽略不计。在奖金方面,俱乐部一个赛季平均可以获得奖金在2000万欧元左右。 6.俱乐部的投资。在笔者看没有多大作用,在意大利由于球场属于政府所有,在这方面俱乐部受到很大的限制。 7.利息。忽略不计,国外的利率很低。 8.赞助。国际米兰俱乐部共有各级赞助商49家,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倍耐力轮胎、SKY电视台、耐克公司、莫雷蒂啤酒、TIM电信等10家。由于不少赞助公司对于俱乐部和球队的赞助采取的是实物形式,因此俱乐部到账面的资金每个赛季据笔者估计在1亿2000万欧元左右,其中还包括占大头的电视转播合同。 9.其它方面。都是些小钱,如其它机构捐助、对球员罚款之类的,对俱乐部财政没有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好多都被俱乐部用于慈善事业了。 综合上面情况,笔者得出一个结论,即国际米兰每赛季的运营收入爱2亿2000万欧元左右。(官方的数据是2亿5000万欧元) (二)运营支出 1.工资。据意大利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俱乐部在这项上的支出是每个赛季5500万欧元,含100%的税后就是1.1亿欧元,这个还只是球队球员的,不包括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以及球队的工作人员。完全将俱乐部上下的工资单加到一起的话,俱乐部在工资上的支出含税后估计可能达到2亿之巨。以往我们探讨俱乐部的工资时只涉及球队部分,没有仔细考虑俱乐部整体,这是我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2.奖金。奖金包括球队以及俱乐部工作人员两个方面,和是否完成工作指标挂钩。球员方面还包括进球奖金、助攻奖金、出场费等等。按今年俱乐部的情况来看,在奖金支出方面当在400-500万欧元间,如果一旦球队取得成绩,那么奖金会突破1000万欧元的大关。奖金爱意大利同样要交税,这个税率多少笔者没有相关资料。 3.红利。主要是赢利后发放古董的,不过按照目前俱乐部的情况看,股东不大可能有红利发放。 4.转会支出。这个不确定因素很大,由于欧洲的转会付费方式比较多,俱乐部在支付转会费用上时间跨度也比较大,因此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 5.场地费用。前文提到了由于意大利球场的所有权属于球场所在地的市政府,因此俱乐部是租借球场进行比赛。但是除了租借费用之外,俱乐部还要支付场地的维护费用。在这方面,虽然梅亚查球场是由米兰两家俱乐部一同使用,费用平摊,不过由于赛事过于密集,在维护场地的费用上开销比较大。根据笔者的找到的资料以及相关新闻查询后得出的数字,国际米兰花在场地上面的费用每个月在200万欧元左右,那么一年下来就是2400万欧元的支出。 6.罚款。针对俱乐部的罚款,如梅亚查焰火事件后欧洲足联对俱乐部的罚款。 7.税。这个不好说也不会说,但是交税的地方应该不少的,数额不会太大。 8.其它方面。主要是慈善方面的开支以及一些应酬之类的东西以及俱乐部的网站等附属设施的费用,另外不能不提的是俱乐部在各方面的差旅费,这方面有赞助但是很多还要俱乐部自己掏腰包。 综合上面分析后可以发现,虽将所有零散的支出综合到一起后,俱乐部一个赛季的开支在2.5-3亿欧元之间。 通过上面运营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国际米兰俱乐部单赛季在运营上的亏损在3000万-5000万欧元,因此有人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国际米兰在运营方面做的不好。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俱乐部在商务运营中往往借助球员乃至教练的个人商业价值,而这方面的进账往往不直接体现在俱乐部的账面上,而且得利的往往是俱乐部背后的大股东和赞助商。 {三}个人商业价值 球员个人价值所涵盖的方面很多,这里主要指的是球员在商业上所体现出的个人价值。 一个球员要在商业上具有极高的价值,首先就需要在球迷中有足够的影响力,其次球踢的要好,再次最好有一张漂亮的脸蛋或者有特点的长相抑或个性十足的脾气。如果这三个方面能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就再完美不过了。 球员个人商业价值的体现更多的还是直观的通过商业合同以及商业上的表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国际米兰这些年来在球员商业价值上表现的比较出色的球员很多,典型代表就是罗纳尔多。罗纳尔多在南美洲尤其是巴西拥有极高的影响力,他转会国际米兰直接提高了俱乐部在南美洲地区的影响力,而且当时几家巴西电视台也购买了国际米兰个别场次的电视转播权。罗纳尔多的工资并不是由国际米兰俱乐部支付的,而是由倍耐力公司赞助,借助罗纳尔多的名人效应,倍耐力公司也成功的打进了南美洲尤其是巴西的市场。这一事例成功的说明了借助球员自身的影响力,换言之,也就是其个人价值实现了俱乐部赞助商的利益,同样俱乐部也由于赞助商的获益在接下来的赛季中获得了高出前个赛季的赞助费用。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维埃里的身上,他为TIM电信所做的广告和巴西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面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也是目前各个俱乐部用的比较多的,还有一种比较另类的方法就是球员经常可以出现在报纸杂志上,这不仅提高了球员自身的知名度,甚至也间接的将俱乐部做了宣传。想要达到这种效果,一方面是球员在比赛中发挥出自身水平,从而获得专业人士的肯定,如这个赛季的坎比亚索;另一种就是靠八卦新闻出名,对于俱乐部的生育有影响但是却也间接宣传了俱乐部。科科、维埃里等人的花边新闻你很难说没有在某种程度上对俱乐部进行了宣传。 俱乐部一般情况下利用球队主教练的个人商业价值来进行运营的不多见,最新的一个例子是切尔西和韩国三星公司的赞助合同很大程度是穆里尼奥的广告效应。曼齐尼也有一张英俊的脸,但目前他在战绩上还没有这种资本让自己的自身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球员个人商业价值在以前的转会中并不大为俱乐部考虑,但如今越来越的转会不仅涉及球员自身的竞技水平,俱乐部也开始考虑商业上的很多因素,直接影响到了俱乐部的转会策略。 (四)转会策略 在论述俱乐部转会策略之前,笔者先介绍下意大利一般俱乐部的高层分工,那就是商务运营和竞技方面二者分工,商务方面主要由俱乐部的首席执行官负责,而转会方面由俱乐部主席和俱乐部的竞技主管负责,其中作为俱乐部投资人的主席或者其代理人拥有极大的发言权。商务运营和竞技两个方面是平行的机构设置,由于意大利的足球俱乐部一向不大重视商务开发,因此说竞技方面的负责人实权要大一些,而且大多数转会都不大涉及商务层面的问题,只是针对竞技上的具体问题来运做。 通过笔者的前面针对俱乐部运营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当今足球遭遇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不少俱乐部都举步为艰,国际米兰由于家族式的管理造成俱乐部冗员过多从而连年赤子,因此俱乐部开始重视起了商务上的运作,甚至在转会策略上开始将球员的竞技价值和商业价值综合起来考虑,尤其高数额的转会交易更是如此。 国际米兰俱乐部历史上第一次将商务和竞技综合起来考虑引进的球员是罗纳尔多,1997年时候的罗纳尔多不仅在足球场上挥洒着自己的天赋,在商场上也表现出了其自身的潜力。自从他开始有转会心思后一直与其走的更近的是拉齐奥俱乐部,但由于倍耐力公司的强势介入,国际米兰开始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不过这个优势只在毫厘之间,倍耐力可以选择罗纳尔多作为公司的形象代言人,奇里奥公司同样办得到。最终决定这笔转会交易在巴塞罗纳和国际米兰之间完成要感谢耐克公司,由于国际米兰可以在1998年将俱乐部的技术赞助商由恩宝(Umbro)换成耐克,这个是拉齐奥无法做到的,而且当时罗纳尔多的个人赞助商正是美国公司。因此这笔交易可以看成是倍耐力、耐克以及莫拉蒂手下萨拉斯石油公司和国际米兰俱乐部四家答成的一个商业协议。事后证明,虽然罗纳尔多在大多数时间只能和床板做亲密接触,但是这并不影响几大公司以及国际米兰俱乐部名利双收。此后国际米兰俱乐部买进巴乔同样有着商业开发上的野心,只不过当时球队受内部矛盾影响这一计划没有得到实施。在2000年国际米兰俱乐部买进哈坎.苏克以及20001年买来奥坎和埃姆雷更多的考虑就是打开土耳其市场,而对他们实力上的关注则不是太多,尤其是奥坎的引进。不过天价买进维埃里在当时看则完全是从经纪上面考虑的。 到了2004年卖出卡纳瓦罗则可以看作是卖球员方面商业和竞技结合最好的体现。卡纳瓦罗的实力足可以在俱乐部再效力一段时间,但是其高达400万欧元的税后年薪是俱乐部财政上的一个负担,和其在场上的表现不成正比。此时衡量其转会的标准就是看他在商业上的贡献有多大了,但卡纳瓦罗由于随着年龄增长状态下降造成在商业上给俱乐部带来的好处有限,充其量也就是200万欧元而已,如果其在俱乐部商业上的贡献能达到400万欧元的话,那么俱乐部就不会将其卖出,毕竟其将税款已经为俱乐部挣了出来。商业上的不合格加上竞技方面作用有限,因此将他卖出去完全可以接受,不过必须要站在俱乐部财务状况这个角度上看,无论卖给谁都比留在国际米兰要可行的多。 由此可以看出,国际米兰在俱乐部商务运营和转会策略上的运作之间的关系,那就是球员一旦在竞技方面达不到球队的要求,那么在商业上依旧表现平平,那么走人就是唯一的选择,和工资的多少没有关系,和工资与商业贡献的比值关系密切的很。换句话说,就是俱乐部养50个人,每个人都能在商业开发上让俱乐部将其工资和税款都赚出来且有赢余,那么这50个人都会留在球队中。俱乐部对于某些高薪球员工资的不满更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为俱乐部在商务上做出的贡献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