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inter.net.cn/dispbbs.asp?boardID=4&ID=66062&page=1 以前有句话很经典:“no matins, no party!”现在却不常听见了。原因是小马本赛季在23场比赛中进球却只有7个,很多兄弟对他失误过多很不满意,于是乎大家寄希望于卡萨诺,寄希望于雷科巴,寄希望于未来买进的某某大牌前锋。但是我认为,小马这样的前锋,还是INTER锋线上最最缺乏的,他的不可替代性,和副队都有一拼。从他去年在INTER出场比赛最多就可以看出,他在整体战术中无论是主力还是替补都起着重要作用。可能兄弟们会不解,尤其是看他带球容易被断,回撤拿球传球意识一般,身高不高却喜欢靠近禁区活动时就更加不解了,小马的重要性在哪里?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对手后卫拿球准备开始进攻时,出现在他们身旁的那道永远不疲惫的黑影填上了一个困扰INTER很多年的战术缺口:前场逼抢。 从莫拉蒂入主球队以来,我们的前场从来就不缺乏响亮的名字,从索萨、博格坎普、萨莫拉诺到雷科巴;从罗纳尔多、维耶里、克雷斯波到阿德里亚诺。他们都是对手后卫的梦魇,但是很少成为对方球队的噩梦。这里的原因就在于:过于依赖锋线来解决问题,导致了长久以来进攻和防守的整体缺失,尤其是防守的整体化。 前锋在球场上扮演的角色始终是进球解决问题,而且很多出色的前锋,他们对防守的贡献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比如罗纳尔多。但是恰恰是这个事实让很多人产生了错觉:以为前锋本不需要防守。在我和兄弟讨论时,他们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来看我:前锋要防守?你没有发烧吧?前锋要防守是会浪费体力的,前锋的工作就是进球,不应该给他们太多的负担,万一他临门一脚打不上力量怎么办?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一个球队的前锋,无论是一个豪门还是一个弱旅的整条前锋线,如果不做任何防守的话,可以让全队战斗力下降一个档次。这毫不夸张! 我们来假想下球场上常见的这样一个镜头:INTER进攻射门出了底线——对手门将球传给中卫——中卫传球给中场球员——中场球员开始试图发起进攻——我方断球不成功造成了犯规——对手继续推进——直到对方前锋完成射门。我们都知道,一个中场球员防守再好,每场抢断的次数也是有限度的,尤其是在对手有充足时间布置进攻的时候,全队将因此后退近40米到50米的距离保持队型,试图阻止对方进攻。那么,如果我们的前锋挡在对手中卫的面前,控制他的出球,那会怎样? 对方进攻将因此受到影响——这是肯定的。这种行动控制了中卫向正前方的出球路线,对手的中场回撤接球将更加的深,否则的话,对手中卫将只能考虑开大脚或者分给两个边后卫帮助转移球权,因为后场传球力戒失误,稳妥第一的思想让很多技术比较糙的中卫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如果他开大脚——高球是传中场的话,双方人数大致相当,防守的方式也由面对对手带球摇身变为了选择落点起跳,难度降低了很多;而高球要是传前场的话,我们对第一落点和第二落点的控制都拥有人数上的优势,防守难度就更加小了。这里还刨除了对手大脚出界的可能。 而如果对手选择由边路推进,在转移的过程中,我方的边前卫和后卫能够有时间对位盯防对方的后卫和前卫,两道防线和边路的特殊地位让威胁更小,防守效果大增。 可能有兄弟会说,这是属于特殊情况下的案例,说服力不强。实际上,虽然我举出的是球出底线这一个例子,但是其中已经包括了对方门将拿球的各种情况:门将出击拿长传高球、门将扑住射门、门将接后卫回传球等等,在这个进攻和防守的具体形势之下,甚至还包括了对方中场受压迫回传中卫,对方边路进攻受阻回传中卫等多个中卫拿球的具体情况,在这么多的场合当中,前锋干扰对方中卫出球,都能给全队防守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旦我方前锋能够干扰对手中卫出球,其实质就是打乱了对手的进攻组织,迫使他们通过长传这种效率很低的方式来进行进攻。全队也不再用退后几十米寻求压缩空间,可以采取更简单的对位盯人来控制对手,贴身抢断和犯规的战术效果大大加强。 有了这个前提,非但球队的防守能力可以上一个台阶,全队的攻击能力也将越发强大。可能会有兄弟问:你不是让前锋控制对手中卫出球去了吗?怎么攻击力还能增强呢?这和前锋这个位置的几个特点有关。 前锋进球靠的是射门,或者说是靠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打了正确的角度,配合上足够的力量。这需要什么呢?很多答案:灵敏的嗅觉、聪明的跑位、爆发力、经验、脚法等等等等。但是有两点是始终有效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在进攻时确保他完成射门的体力和时刻集中的注意力。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前锋在前场散步,自己的队友在后场疲于奔命,那么当他有机会拿球的时候,有几个人有体力插上分散对手的注意力呢?如果他离球太远,需要背身才能发现球、接住球的时候,又怎么能得到进攻时的突然效果呢?这种情况下,一个可以在两秒钟内完成的射门和传递因为无助的盘带和配合被拖长到了10秒,即使在重重拦截下得到了射门,他的体力还剩多少?进球的几率也是非常小的。面对对手中卫的跑动和有意识拦截,估计花费他瞬间爆发力的80%,甚至50%就可以完成;而在进攻时,2秒中内投入120%和10秒内投入120%到底哪个更影响前锋完成射门,是不言而喻的。 而如果在对方的控球时间内都不怎么跑动帮助防守的话,一旦自己获得了球权,身体怎么兴奋得起来?很可能脑子里面想做动作,但是没有开足马力的身体只能发挥出80%的应有能力,打门往往会差之毫厘。即使是为了保持头脑和身体的兴奋程度,付出这些体力也是必要的。 上面谈的是前锋的进攻射门,而这仅是全队中攻击方式的一部分。前面已经说过,前锋控制对手中卫出球,将帮助全队节省更多体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将有助于队伍有能力用更多的后插上和跑动来为前锋创造机会,这将使全队的总射门次数增加,自然帮助球队攻击力更强。 再来看另外一种豪门所经常面对的情况:对手固守禁区长传反击。毫无疑问,只要己方后卫有速度和身高,控制落点不佳的长传不是那么困难。但是如果对方采用的是长传身后的打法,高球能保证一定精度的话,单靠后场球员防守的防线是比较吃力的。这时候,己方前锋对对手后卫乃至全体就地逼抢的作用就大大增加,这将迫使对手在长传时产生更多的困难,给球队以连续控球进攻拉扯对手防线的机会,减小了对手密集防守反击的威胁,增加了强攻压碎对方防守的机会。这里之所以特别强调了前锋对对手出球的压迫,原因是很多豪门在长期的优势环境和意识之下,制造了许多防守意识薄弱的世界级杀手。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锋线能为球队贡献出更多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防守反击,尤其是长传身后,是很多弱队对强队时的必然选择。最近几年这种打法的思路重点由防守转为了反击,尤其是反击中的地面配合,其效果也大大降低,强队打弱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这是和豪强们普遍强化了前场的防守力度分不开的。在我看AC米兰03/04赛季时的疯狂表现时,我就对舍埔琴科不惜体力的进行逼抢防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参照他与同一时期BOBO和阿德等人的不同,这是最大的差异所在。这两年来对于原有的前腰防守要求的强化以及切尔西对德罗巴和克雷斯波的选择使用,更是将前锋的防守在全队战术中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向INTER出价5000万购买小马的传闻,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切尔西选人的独特思路:由马克莱莱到埃辛、德罗巴,贯穿始终的是整体第一的攻守一体化建设。 INTER在历史上,无论是索萨和冰王子还是肥罗和BOBO,搭配都没有给球队带来足够的连续性和整体感,过于依赖前锋的射门得分成为了达成整体的最短板。而风光无限的纲茨+布兰卡,卡隆与文托拉搭档,证明球队的整体始终压倒一切。INTER作为一支豪门,中场再烂也不可能差于一些中游球队和下游球队,可是整体依然缺失,稳定依然缺失,总是在尤文的维亚利、拉瓦内利、皮耶罗等锋线组合强悍的时候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难道不值得深思么?回顾我们最近赢下的德比战,没有专人盯防卡卡,没有专人盯防皮尔洛,但是对手在运动战中的破门依旧消失了,这和库珀下课之年的情况大不相同,“未来十年组合”努力的防守填上了这最后一个缺口。 所以每当看见小马90分钟不停的奔跑、逼抢中,即使他浪费机会、失误不断,我总是坚持这句出生之始就触摸到球队整体化重点的话:“no matins, no par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