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inter.net.cn/dispbbs.asp?boardID=4&ID=69007&page=1 想写这个帖子有一段时间了,只因近来公事颇多,帖子主体同时也还在构想阶段,所以就边想边写了。 我所构思的国际米兰三论是:明星论、核心论和本土论。基本上是从今年意大利德比国际米兰再次输给尤文图斯后开始萌发这些想法的。在惜平罗马和阿贾克斯后想法开始多起来,而真正促使我动手写也是刚得知国际米兰主场拿下了硬骨头桑普多利亚。 我们先来看一下28轮后意甲前三名的积分表: 1尤文图斯 28234157183973 2AC米兰28203563243963 3国际米兰 28185552223059 尤文图斯23胜4平1负积73分遥遥领先,国际米兰分别落后尤文图斯14分,AC米兰4分列第三。直观来看,和AC米兰4分的差距并不大,应该是合理的结果;而与尤文图斯14分的落差却是出人意料的,先抛开尤文图斯惊人的稳定性和对中、下游球队保持的高胜率,以国际米兰的5场败仗来看,在尤文图斯身上就有两场6分,再加上主场败罗马,客场平锡耶那等等几场比赛。事实上我们不难看出合理的差距应该在6分左右。应该提出的是,国际米兰比去年同期成绩有很大提高,这也说明球队整体是处在上升趋势,同时也证明了曼齐尼的执教思路还是比较成功的。 而我所想的国际米兰三论就是基于近期球队和个别主力队员状态起伏较大而有感,从头开始,逐一道来。 明星论: 一直以来,国际米兰都不缺乏球星。从较早的曾加、马特乌斯、克林斯曼到近期的大罗、维耶里乃至现在的阿德、菲戈等等。但在国际米兰获得成功的球星却寥寥可数,这也使国际米兰落了个“球星黑洞”的恶名。其实每个豪门俱乐部都有这种现象发生,只不过国际米兰因为和联赛冠军分别得较长,似乎就特别突出一些。 事实上一个球员或球星要想在俱乐部取得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主教练的执教思路是否合适外,还有诸如俱乐部的管理问题、联赛的风格问题以及个人的性格问题等等。综合以上因素考虑,所以单纯依靠球星来打天下是行不通的。而现在国际米兰俱乐部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摒弃了以前的一掷千金、堆砌球星的做法,开始以主教练的执教思路为主来引进球员,这无疑是正确的做法。但是,一支豪门强队,全是球星固然不妥,但缺乏当红的球星却会导致沦于平庸! 以国际米兰现在的阵容不可谓不豪华,但我们仔细看一下,正值当打之年的一流巨星却没有一个!阿德里亚诺虽然绝对有潜质,但目前只能称为准一流,他的心理难关尚有待突破。而菲戈、贝隆已将老矣,这暂时的真空无人来填补,也从一个方面造成了国际米兰整个球队状态的起伏不定。环顾四周,AC米兰有卡卡、舍瓦、内斯塔;尤文图斯有内德维德、皮耶罗、维埃拉。再远一些的西甲,巴萨有如日中天的小罗、埃托奥;英超的切尔西有兰帕德…… 那适合国际米兰的一流巨星还有谁呢?我个人认为还有三个:卡萨诺、托蒂、巴拉克!从接下去要说的核心论和本土论来看,最适合的无疑是前两人,可惜的是卡萨诺已经去了皇马,但还有个托蒂也许更值得努力。罗马毕竟算不得真正的豪门,而目前的意甲三强中,也只有国际米兰有足够的吸引力和人员上的空缺。巴拉克当然是很好的人选,但以国米的现状,急需的是一个意大利本土的球星,来增强球队的号召力,同时也能带起球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想塑造一支虎狼之师,固然需要尖牙利齿,但更需要的是具有虎狼的灵魂。无疑,一个合适的球星正是这样的灵魂所在。 核心论: 说起目前国际米兰的核心,必须要提三个人:萨队、贝隆和阿德里亚诺。 萨队不用多说,全队的旗帜和楷模,后防线的核心;贝隆:中场的组织者,也是进攻发起的核心;阿德里亚诺:万千球迷寄予厚望的锋线终结者,同样是前场的一个核心。 核心不是应该是一个吗?怎么会有三个?这也正是目前国际米兰的症结所在。首先,萨队的位置就决定了他无法成为一个中流砥柱的球员,不能象老队长贝大叔那样一人挑起整条后防线。但他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却仍是全队的表率。或许队长仍然是队中的精神领袖。但他无法成为场上的绝对核心。 其次,说说中场的贝隆。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为什么不是攻防俱佳的坎比亚索,而是贝隆是中场的核心呢?的确,坎比亚索也是国米中场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有进攻才华,但繁重的防守任务让他消耗了太多精力。另外,从进攻的大局观和组织能力来看,他仍然与贝隆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贝隆在拉齐奥时期得来的“巫师”绰号并不是浪得虚名,他有精准的长传调度,大范围的穿插跑动策应,绝妙的个人技术,还有一脚远射功夫,这些都是坎比亚索暂时无法比拟的。 事实上现在国际米兰的进攻体系日渐完善,这点从左路的沃姆开始适应比赛得到了提高。长期以来,左边路一直是国米的软肋,老法瓦利只能专注于一项工作,一旦要他兼顾进攻,防守方面就会出纰漏。而沃姆的出现开始彻底打通左边路,斯坦科维齐也可以适当地向中路靠,以减轻贝隆的防守压力,让他可以放手组织进攻。贝隆的防守能力一直为人诟病,但对一个成名已久的球星来说,要他改善长期形成的弱点是不现实的,所以目前需要的正是他发扬他作为进攻组织核心的长项,而尽量避免暴露他的弱点。 阿德破了进球荒是好事。对于现在作为核心前锋的他,开始找到释放压力的合适方法。他的潜力是巨大的,但也必须得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能力,比如和队友之间的配合问题。看了很多场比赛,给我的感觉都是在前锋线上的配合都不是那么合拍。作为一个核心,关键时刻摧城拔寨、力挽狂澜固然是该做的工作,但你也得学会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为队友来创造良机。现在看来,或许我们一直认为阿德是新的国王这一论断是错误的(或者说言之过早),他更善于在一个压力相对较小的环境下发挥自己的威力。至于目前,仍然无法让人相信他有成为绝对核心的能力。 核心太多,反而没有了核心!特别对于国际米兰这样一支比较国际化和球星化的球队来说,在场上缺乏一个绝对的权威和核心人物,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持续地保有一个高水准。打顺了可以精彩纷呈,眼花缭乱,但被动时却显得散、乱,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带领球队走出困境。 本土论: 现在的国际米兰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问题:就是队中的意大利本土球员越来越少。除了偶尔能打上主力的托尔多、马特拉齐和法瓦利,C扎内蒂已经是无法再留在队中了。 也许国际化本就是国际米兰的一个特点,但是,毕竟本身是意大利的豪门俱乐部,主要战场也是意甲联赛。国际化过了头,队伍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就会下降。因为外籍球员对责任感和荣誉感毕竟没有本土球员看得重,你也不可能冀望人人都具有萨队的高尚品格。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功利主义和急燥心态作怪。但这可以理解,16年没有得到联赛冠军对于一支豪门球队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巨大的压力让所有的人心态失衡,从俱乐部主席、教练到球员乃至球迷!忽视培养本土青年球员,只想购买现成的球员来打造队伍,于是就陷入了投入,得不到;再投入,还是得不到这样一种怪圈。 应该说国际米兰的人才储备还是不错的,各级青年队的成绩都令人感到高兴。但是渴望冠军那种巨大的压力却始终压得他们无法出头,有坚实的基础,但这个基础却无法开出灿烂的花朵,只因为供给他们的生存空间实在少得可怜。这实在是一个让人遗憾却又无可奈何的事。 前面我曾经提到了意大利本土的球星卡萨诺和托蒂,说起本土化这个观点有必要再提一些。这两人都正值当打之年,又是意大利数一数二的明星,在托蒂停赛的那段时间,卡萨诺也担当起了队长和核心的重担,就他的表现来说还是相当不错,最终因为俱乐部和球队打法的原因而选择了离开。但就卡萨诺的能力和性格来说,他是有潜质成为一支球队的领军人物,特别是对国际米兰而言。毕竟萨队和贝隆都已不再年轻,他们接班人的问题也应该放到议事日程里了。这样的人选不应该再往外看,而是着眼在本土化上吧。 至于更加成熟的托蒂,罗马还有足够的吸引力再留住他吗?他也许该考虑一个更需要他,同时也能给他更多的豪门。同样,国际米兰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场上的核心和精神领袖。 其实还是那句话:一个意大利本土的球星,可以增强球队的号召力,同时也能带起球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实,这三论可以归结为一论,但同样也可以分开来谈。毕竟,在没有可能得到卡萨诺、托蒂、巴拉克或别的球星的情况下,还是要让现有的队员勇敢地挑起重任,去捍卫蓝黑军团的荣誉。但是,为了明天或是更远的明天,着重处还应该是自己的基础吧! 文/九月鹰飞 06.3.13
|